|
3月24日签到
(转)
梁羽生之别赋:《七剑下天山》之纳兰部分
by花无语
提到《七剑》必然要说纳兰容若了,梁氏自认为是纳兰的粉丝,在书中不惜笔墨再现偶像的光辉形象。对于很多读者来说《七剑》是因纳兰而出名的。但是《七剑》的革命气息比较重,书中的纳兰因此也有些变了位。比如纳兰出场时,向纳兰明慧弹唱自己的新词,而这首新词虽然有名,却是相当凄苦的悼亡词。即使纳兰找姑姑述说心曲,也不会像是现代写手发表作品那样兴冲冲。书中还交待纳兰当时已经丧偶,此时的纳兰应该已经沉醉在悼亡的精神世界中,书中的纳兰更像是天性真淳的书生。书中冒浣莲还向纳兰灌输革命理论,纳兰俨然成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同情者。包括纳兰与冒浣莲相交,冒虽然聪明伶俐,充其量也只是个文学青年,与纳兰这位大师级词人切磋交流成为知音,还是有些令人不可思议的。后来的纳兰要好一些,藏边的帐幕之中纳兰与冒浣莲秉烛夜谈,相对如梦寐,冒浣莲以词相赠,婉拒了纳兰的一番情意,烛影摇红之中纳兰握住冒浣莲的双手说道:“天快亮了,我送你出去。”此情此景直待成追忆了。冒桂新婚之夜,冒浣莲还是不禁思念起远在京华的纳兰,冒自叹人生没有十全十美,或许内心深处隐隐觉得错过了纳兰。京华倦客,对月怀远的纳兰则是兴起词人的离思。总觉得《七剑》中的纳兰更像是结婚前的纳兰,没有对荣华的彻底厌倦,没有悼亡的刻骨沉痛,有着清纯少年的善良忧伤,以及离别的相思。
十年夜雨看七剑之纳兰
by羽灵
从此认识了有清第一才子纳兰性德,字容若,好读书,擅骑射,重交游,淡名利。单品名字就是一阕词,单读这几句评语就是一个活脱脱的武侠题材。可惜,七剑中的纳兰多了几分阴柔,尽管他和浣莲的遇合叫人迷惘,那份若有似无的牵挂才是真正的知己之情?置身豪爽却粗犷的剑客之中,这位白玉楼中,对月怀人的相国公子,为何总有点格格不入的孤傲和凄清?遥遥伫立,连绵天山,生死茫茫,恩仇了了,只有于夜雨敲窗之时,独浮一大白,自问一句:柳絮飘残已化萍,泥练刚倩藕丝萦,珍重别拈香一瓣,记前生?前生虚晃无根,还是今生善自珍重的好。闲暇时,自然可以遥想一番挟剑漂泊,快意恩仇的古庙荒原,繁忙时,除了这份珍重,还有什么最重要?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