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本帖最后由 夜子衿 于 2025-2-23 21:02 编辑
比武依然有条不紊的进行着,此次又出三人。演武场上此三人异常斯文,而且相距甚远,分别占据了东西南三个方位。东侧,是一个头戴逍遥巾的男子,比武间隙正忙着挥毫泼墨,一幅栩栩如生的山水画呼之欲出。此人昔年曾和唐寅相识,唐寅卖桃花换酒钱,此人挑担子卖桃子。相传两人配合的天衣无缝,所过之处,桃树皆光秃......此人边画边嘴里吟着:“别人笑我太疯癫,我笑他人看不穿......”手中画笔正是其成名利器,既能银钩铁画、笔走龙蛇,又能泼墨轻舞、纸间流金。相传曾闹市待价而沽,也曾独闯少林。且边画边闯,一画未毕,便已全身而出。
西侧,是一个尖嘴缩腮的老者,肩头一个尖嘴缩腮的猢狲,老者手里捧一杯酒。一仰头,吸溜入肚。又从腰间葫芦里倒满一杯酒,放到猢狲嘴边。猢狲也学着老者,一仰猴头,吸溜一下入肚。接着跳下老者肩膀,醉醺醺的打了一套大圣拳法,疾如闪电、快似流星,不弱绝顶高手。昔日老者入深山采药,不意遇到此猴正捧着猴儿酒狂饮。猴儿酒,据传是山中诸猴采百果于一洞,始为贮藏越冬粮食,但若猴儿们忘记,这一洞百果便逐渐发酵,而后酿成一洞百果酒。话说,初生的牛犊不怕虎,喝醉的猴子不服虎。此猴曾撒酒疯狂追一只吊额白虎。老者适逢其会,救下白虎并以半葫芦竹叶青骗服此猴......
南侧,一个青衣飘飘的女子,席地而卧,手抚一焦尾古琴。昔日“吴人有烧桐以爨者,邕闻火烈之声。知其良木”,故称之为焦尾琴。而此女子手中焦尾琴来历更是不俗。话说女子游历四方之时,恰遇一人焚琴煮鹅。琴焚烧近半,而鹅绕锅奔跑犹自不肯入锅......女子心善,许以高价救鹅而偶得此琴。但见女子神彩飘逸,卓尔不群,纤纤玉手,十指飞舞。瞬间数点,拈花指、一阳指、葵花指、六琴指.....指法优美,宛如行云流水,触弦即离.....
随着一声声清脆的琴声响起,戴逍遥巾的男子和老者二人身形忽而飘近,一沾即分,彼此之间交手数合。
.....
那个懒洋洋靠门的男子,猛然正襟危坐,侧耳听琴,忽然长身而起......
几下兔起鹘落,飘在女子面前,而余两男子依然交手正烈。
嗔怪道:“你如何也来参加,若有闪失,如何是好?”
青衣女子缓缓停下琴声,道:“好姐妹说来参加过,扔几把沙子就进了十大......”
男子低眉浅笑,不再多言,伸手取出烧饼一枚,递给青衣女子道:“不必再比,已得一枚。”
“刚才我和羽问道我拿多宝换你一宝,你换与不换?他不假思索,满口答应。”
“于是,我将一筐菱角塞他怀里,换了一枚烧饼,他此刻估计正吃的津津有味。”
青衣女子讶异道:“如此简单?”
男子“嘿嘿”一笑:“怪只怪天下人,只想取,不想予,易事也成难事。”
“......咦,娘子,怎么烧饼就剩下了半个。”
青衣女子道:“肚子饿了,这饼闻着还怪香的,呃,再加点辣椒就更好了。”
“好吧,还没来得及看八卦芝麻图,你这一口吃了个十大.....”
“那你怪我咯?是不是?是不是……”
“不怪,不怪,烧饼本来就是吃的。你还想要什么?我们去取。”
“这个,我......我们去摘些星星好不?”
|